缺乏明确方向性驱动 镍价维持震荡格局

2025-09-15

多空交织的镍市困局——震荡背后的深层逻辑

一、全球镍矿供应“冰火两重天”

2023年印尼镍矿出口政策再度收紧,该国占全球镍供应链份额突破60%的背景下,镍铁产能扩张与原料供应矛盾激化。一方面,青山集团、华友钴业等企业在印尼的湿法冶炼项目加速投产,HPAL(高压酸浸)技术推动中间品产量同比增长23%;另一方面,印尼政府要求2024年前完成所有镍矿加工设施建设,导致二级镍(镍铁、MHP)供应过剩与一级镍(电解镍)结构性短缺并存。

这种“跷跷板效应”直接造成LME镍库存持续低位徘徊(截至10月数据仅4.2万吨),而上海期货交易所镍库存却创下三年新高,市场呈现“外紧内松”的割裂状态。

二、新能源需求增速放缓的“预期差”

尽管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8%,但三元电池高镍化进程遭遇技术瓶颈。特斯拉4680电池量产延迟、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加速,导致动力电池用镍需求增速从2022年的35%回落至2023年的22%。更关键的是,不锈钢领域消费占比仍达68%,房地产与基建投资疲软直接压制传统需求。

三、宏观政策扰动下的“情绪钟摆”

美联储加息周期尾声与国内经济刺激政策形成对冲效应。9月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引发“higherforlonger”担忧,美元指数反弹压制大宗商品估值;而中国央行降准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延期等政策,又为工业金属注入流动性预期。这种政策博弈导致镍价波动率(VIX)维持在25-30区间,市场参与者频繁在“衰退交易”与“复苏叙事”之间切换,进一步强化震荡格局。

破局信号浮现——镍价未来走向的三大观测维度

一、新能源产业技术突破的“临界点”

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可能成为镍市最大变量。丰田宣布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,其正极材料镍含量高达90%,若技术路线普及,全球动力电池镍需求将迎来二次增长曲线。与此红土镍矿制备电池级硫酸镍的转化效率突破85%门槛,印尼纬达贝园区产能释放节奏值得关注。

投资者需密切跟踪三大信号:1)头部电池企业镍采购长单签订情况;2)NCM811电池装机量占比变化;3)印尼湿法项目实际达产率。

二、库存结构变化的“预警机制”

三、地缘政治与ESG约束的“灰犀牛”

新喀里多尼亚动乱导致淡水河谷Goro镍矿减产30%,菲律宾Tawi-Tawi地区环保审查升级,这些事件暴露镍资源民族主义风险。更深远的影响来自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(CBAM):2026年起进口含镍产品需缴纳碳关税,火法冶炼工艺(吨镍排碳18吨)相较湿法工艺(吨镍排碳4吨)成本差距将扩大至3000美元/吨。

这意味着印尼镍铁出口竞争优势可能被削弱,产业链利润或向低碳技术持有者转移。

投资策略建议:短期维持区间操作(沪镍150000-185000元/吨),重点关注印尼出口政策调整、LME库存拐点及新能源产业技术突破事件。中长期布局需把握两条主线:1)具备红土镍矿湿法冶炼技术的龙头企业;2)参与镍豆融资贸易的套利机会。风险偏好较高者可关注镍市波动率衍生品,利用期权组合捕捉突破行情。

地址: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客服热线:400-123-4567 传真:+86-123-4567 QQ:1234567890

Copyright © 2012-2023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粤ICP备xxxxxxxx号